锦灯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社科视窗金华板凳龙的中华精神 [复制链接]

1#
山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guannews.com/yiliao/155957.html

习总书记说,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八婺大地,发展迅速,万象纷呈,该如何解读,该有怎样的视野。我们和金华市社科联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社科读本。每周四推出,帮你解开现象的迷雾,助你追寻理论的真谛。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龙的文明源远流长,尊龙、爱龙的社会心理和社会信仰千年未变。全国各地有关龙的文化习俗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为上元节、灯节,起源于汉,兴于唐。为庆祝这一重要节日,人们组织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在金华有迎龙灯、迎花灯、放水灯、猜灯谜、走马灯、鲤鱼灯、舞狮等,尤其是迎板凳龙,是元宵佳节金华壮美一景。

板凳龙的习俗在金华各地均有不同,以浦江及周边一带最为出名,又称迎“长灯”,甚至将舞龙习俗以文字形式载入谱册。年,浦江板凳龙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迎板凳龙的准备往往从腊月就开始,到处可看到扎灯头、刻灯头、制灯板、画花灯的情景。记忆中的板凳龙造型各不相同,龙头用樟木等硬木雕刻或用竹篾编扎或用大量灯饰装扮,也有布龙、纸龙、竹节龙等。龙头高大威武,高2米左右,一般下托木板,上建支架。龙须有黑白之分,以区分新灯头和老灯头,龙头前有一龙珠,一般写上“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龙身由灯板相连,形如长桥(又叫桥灯),过去用板凳,前后有孔洞,板凳之间用木棍相连,一条板凳就是一桥,每一灯板上扎饰灯笼,有油纸圆灯、拱门灯、方灯、酒坛灯、字灯、花灯等不同形态,灯笼内点上蜡烛(后来改用灯泡和电池)。龙尾灯板描绘龙尾图案,披以绸缎。村里按丁或按灶派桥灯,由各家制作,自愿参与,长者负责引路,青年负责舞龙。板凳龙可灵活组合,短的几十桥,多的上百桥,串联成的龙灯可达六、七华里之长。

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国家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稳定,元宵节迎龙灯活动迅速恢复并空前繁荣。一般从正月初十开始,农村就开始有舞龙灯活动,到正月十四、十五最为热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金华地区的板凳龙其规模之大、普及面之广、参与人数之多、气势之磅礴,在同时期全国各地龙灯活动中应无出其右。

板凳龙,舞的是浓浓的节日喜气,舞的是人寿年丰的欢乐,舞的是国泰民安的新年祝福。

板凳龙,还舞出了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中华文明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生机活力,舞出了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华精神。

金华的板凳龙,舞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板凳龙是民间手工的艺术杰作。一条板凳龙就是一个艺术综合体,展现了普通劳动人民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扎制编糊等工艺。龙头一般由村里组织能工巧匠精心制作,高大威武,光彩夺目。龙身由村民创作,家家户户极为重视,尽其所能追求个性之美,图案几无雷同,争奇斗艳。一条龙是一个村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展示,也是一个村民间艺术创作能力的展示。这不禁让人深为感叹:中华艺术不止体现在国画、书法、礼乐,还有像板凳龙这样鲜活味、乡土味如此之浓的民间艺术创造。

板凳龙是粗犷不羁的民间舞蹈。龙灯的热舞是元宵灯节的表演核心,演员是壮实的农家子弟,舞台是农村广阔的大天地,男女老少是不离不弃的忠实观众,在乡亲们最热切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