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灯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臣文彦博与宋代蜀锦天眼新闻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

蜀锦《飞天》局部。

文彦博画像。

热播电视剧《清平乐》大结局,随着仁宗的薨逝,一个垂拱而治的时代过去了。仁宗朝的一班重臣,将继续在英宗、神宗朝出现。其中,文彦博将超长服役至哲宗朝,成为少有的历仕四朝,荐跻二府的名臣。

1

在成都做官三年

说起文彦博,不得不说他在成都为官的经历。

文彦博于庆历三年()十二月以枢密直学士、户部郎中身份知益州,庆历七年三月()除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旋改参知*事,回到东京。除开赴任和回京在途需要的时间,实际在成都工作的时间应有三年整。

文彦博在成都*绩如何?时人是怎样评价的?《宋史·文彦博传》未作详细记录,倒是时人和后人的笔记记录文彦博知益州的一些细节,可资佐证。程颐《蜀守记》:“成都人称近时镇蜀之善者,莫如田元钧。文潞公语不善者,必曰蒋堂、程戡。故谣言曰:‘彦博亏〈(亏犹言不如也。)〉田况,程戡胜蒋堂。’言最善之中田更优,不善之中程犹差胜也。”

田况字元钧,于年知益州,应是文彦博的后任。蒋堂、程戡知益州的时间段当在庆历年之前。程颐所说的谣言,来自于当时成都民间的民谣。在成都老百姓的评价里,庆历前后知益州最优的是田况,而文彦博自己却认为蒋堂和程戡的治绩较差,没有正面回应成都老百姓评价自己不如田况的问题。以第三者的评价来看,程颐尽管也对文彦博颇为认可,但最佳之排位,依然是田况在前,文彦博在后。

无论文彦博认不认这个结论,四任益州父母官的*绩评价,通过民谣这个载体都得到了真实反映。以文彦博的气量,他当不会在乎这个民谣吧。事实上,他相信他在益州的*绩,自有公论。而仁宗很快擢升他为参知*事,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于他的地方*绩。

2

保守一方平安

根据宋人笔记和成都地方历史文献,可知文彦博在成都的为*措施,主要在强*、济民、扶商、举贤几方面。因四川近陕西,元昊寇边,仁宗对文彦博知益州的最大*治要求,就是强*备援,保守一方平安。“文彦博言本路兵久不习战斗,请立法训练。诏先教以弓弩,即熟悉,又以刀枪阅示之”。同时,更换益州、彭州、邛州、蜀州、汉州五州骑兵数量,以减少骑兵的开支,提升机动能力。在济民方面,他调剂米价,打击豪商。据范镇《东斋记事》记载:“文潞公在成都,米价腾贵,民受其困。因就诸城门相近院凡十八处,减价平卖,不限其数,张榜通衢,告知百姓。翌日,米价遂降。”在经济发展上,文彦博大力支持交子务,上奏朝廷“请诸州供钱拨充交子务”,使官交子的发行、交易、兑换有了充足的本金保证,从而使得交子不贬值。在成都工作期间,文彦博还大力举荐贤能,如文同、龙昌期、高惟几、杨文举、田瑜、张九言等,皆是蜀中贤才,后来大都功成名就。平心而论,这几项措施,不仅充分显示了文彦博的文武才能,更直接提振了成都的士气民心,的确称得上善*。

文彦博在从成都回到东京任参知*事后,却陷入了“以贿赂张贵妃而得升迁”的风波。“彦博知益州日,作间金奇锦,因中人入献宫掖,缘此擢为执*。”这是后来台谏官唐介弹劾文彦博时捅出来的消息。文彦博入献的对象,就是当时甚得仁宗宠爱的张贵妃。

事实是否如此呢?同朝为官的梅尧臣所作《碧云騢》是这样说的。仁宗宠妃张氏父亲曾是文彦博父亲文洎门客,张贵妃乃称文彦博伯父,并通过这种关系,竭力拉拢文彦博,以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在皇宫争宠中获得更多的外力支持。文彦博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时,张贵妃示意文彦博进献灯笼锦,以备上元节服装。文彦博接到贵妃的指令后,马上安排人把灯笼锦制成,并送达京师,通过中贵人送到后宫张贵妃处。

3

蜀锦风波平息

梅尧臣的笔记因是同时代记录,恐非杜撰。从唐介弹劾文彦博而文彦博没有反驳这个事实来看,文彦博送张贵妃蜀锦的事应是事实。但仁宗提拔文彦博,恐也并非来自张贵妃的枕头风,更多还是对文彦博为*能力的认可。在唐介的弹劾下,文彦博请求外任,仁宗从其请,以宣抚使前往贝州平王则之乱,这个因蜀锦引发的*治风波总算平息了下来。

处于风波中心的灯笼锦缘何如此打眼?灯笼锦是蜀锦中的珍品,蜀锦中最富丽精巧者,又名“庆丰年”或“天下乐”,因以金线织成灯笼形状的锦纹得名。纹样以灯笼为主体,饰以流苏和蜜蜂。流苏一般是谷穗的变形图案,代表“五谷”。蜜蜂的“蜂”、灯笼的“灯”与“丰”、“登”都是谐音,组合联成“五谷丰登”的吉祥语。现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收藏有北宋灯笼锦样品,十分珍罕。文彦博以成都地方名物交结贵妃,无形中却推动了最富丽精巧的灯笼锦的形成和扬名国中,也算是一件有益于成都的意外收获吧。

在梅尧臣的《碧云騢》里,还为这个风波留下了一个颇有意思的“彩蛋”。据说上元节那天,张贵妃特意穿着灯笼锦做的衣服去见宋仁宗,宋仁宗一见而惊呼:何处有此锦?张贵妃忙介绍说是文彦博主动织来献给陛下的,仁宗因此对文彦博颇加留意。第二年的上元节,内臣有人作诗说:无人更进灯笼锦,红粉宫中忆佞臣。仁宗听到这诗后也笑了。

而在电视剧《清平乐》里,一向俭朴的仁宗对张贵妃穿着这样奢靡的服装非常不高兴,要求她以后不要再穿了。以灯笼锦用料的精致和工艺的繁复、成锦的稀少而言,这样的服装,确乎奢侈了一些。而仁宗或许还有一句话没有问出口:文卿所送灯笼锦,其自费耶?其公费耶?

无论是用公家钱还是自费买,文彦博送这么重的礼给张贵妃,在仁宗朝的士大夫风气下,的确有些出格。程颐评价他镇蜀之善不及田况,大约也是因为这件事影响所致吧。

庞惊涛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周章龙

编审王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