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灯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风物志十二月市10官府为防备蜀锦织 [复制链接]

1#
00:46

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锦上添花花更俏”的八答晕锦,“落花流水杳然去”的紫曲水,还有“庆丰收天下乐”的灯笼锦……宋代蜀锦品类空前繁荣,以冰纨绮绣冠天下。在两万根经纬线的交织中,诞生出千变万化的图案,让宋仁宗也迷花了眼。

这样精美绝伦的蜀锦出自于何人之手?这得将目光聚焦到织工身上。宋代官府对蜀锦的需求量极大,所以成都府中“连甍比室,运箴弄杼”之声不绝,大批织户夜以继日赶工,还要受到残酷剥削。在一匹华美的蜀锦上,沾满了织工的血泪。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前后蜀时,四川地区的蜀锦织造,对织户普遍采用“以丝布散于市民,至期而敛”的办法。

落花流水锦

官府“预支丝、红花、工直与机户雇织”,先将丝织原料发放给登记在册的织户,到时按册收取成品。

宋朝初年,大致沿用这种办法。到宋真宗、宋仁宗时,这种办法在四川地区已普遍推行,成为成都地区岁收和上供锦缎绢帛的主要来源。

宋八答晕锦

为保证能定期收到蜀锦,官府不仅建立了严密的匠籍制度,更是对那些技艺精巧的织工在手背上刺字,以防其逃亡,称为“工而涅籍之人”。

由此,宋朝时期成都民间织锦机户比隋唐有所增加。就算这样,沉重的生产任务仍然压得织户喘不过气来。

宋灭后蜀后,在蜀地设立“博买务”,即由官府定价征购部分舶货,本质上成为垄断收购民间物产的机构。

“诸郡课民织作,禁商不得私市帛”,强迫织户将所织锦缎,全部交给官府收购。豪强大地主更趁机“释贱贩贵”,敲剥织户。

宋灯笼锦

北宋初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博买务”无疑是导火索之一。

“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北宋时,郫县人张俞写下了这首《蚕妇》,从中可以窥见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

“遍身罗绮者”,是不知道织工是在“燃膏继昼,幼艾竭作”的情况下才将蜀锦织成的。

锦机玉工不知数,深夜穷巷闻吹笙

织户们苦不堪言,再加上官吏从中作梗,以至于到期不能交付如量的蜀锦。但朝廷的需求有增无减,由此,成都的官办丝织工场诞生了。

史料记载,宋神宗元丰六年,吕大防任成都府知府,为保证上贡绫锦的供给,创办织锦工场——成都府锦院。这首先解决了高级绫锦的供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织户的负担。

蜀锦《交子行市图》局部图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小红在《宋代成都“十二月市考”》中透露,成都府锦院的规模极大,拥有房屋间、织机张,每日进行生产的工匠近名,所织蜀锦最好的种类如锦、绮、罗、纨等,主要作为特产,每年向皇室上供匹,这也是朝廷每年赐给文武官员锦服的首选。

蜀锦《交子行市图》局部图

到了南宋,成都府锦院的锦缎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换马的需要。

宋高宗建炎三年,茶马司在成都自办织锦工场生产丝织品,开展贸易,用以交换战马。

乾道四年,茶马司锦院与转运司锦院(即成都府锦院)合并为一,锦院的规模更为壮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