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最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083902.html有一首美丽古老的诗,谱成的歌曲。“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昏后。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说的元宵节的思念。
诗人流连在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里,街上挂满了灯笼,照得如同白昼,而在灯光月影之下,那个去年美丽的倩影的地方,除了熙熙攘攘的人流,就是宛如去年那美丽的灯会。但人的心已经凄凉了。
经由邓丽君演绎的这首古曲,别有韵味。在旋律中,人们看到了一盏一盏美丽的灯笼,以及无限离人的情思。
灯笼最初是灯具的一种。出土的文物,有着青铜器的宫女掌灯,在纸张发明之前,灯具通常是很笨重的。但是也有例外,那是因为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还发明了布匹和丝绸。用布匹和丝绸做成灯具,起到了照明的作用,也起到了调节光线的作用。
在祭祀的典礼上灯火一直是最重要的道具。所以灯笼的出现,并不奇怪,那是对火的一种运用。只是在纸灯笼出现之前,灯笼的制作和价值一定非常昂贵。
是用纸做的灯笼,是汉朝纸张发明之后。而佛教传入中国,又有点灯敬佛的做法,所以从汉朝的时候就在节日里挂灯的习惯。这种风气由贵族上层蔓延到下层,又由于纸张的发明,做花灯,挂灯笼,在节假日里以灯笼来庆祝祭祀,变成了全民的狂欢。
从唐朝开始起,就有元宵节,看灯笼以及在灯笼光线的影子下,用梦幻开启新年的做法。
张灯结彩,成为中国人节假日最重要的一种表达喜悦的方式。
而每年正月十五的花灯节,更是把灯笼推向了一个高潮。从唐朝就开始有记录,每年的元宵节就是花灯节。这个时候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人家,尤其是女性,都有上街看花灯的习俗。这些平日里的深闺女子,只有在一年不多的时间里,才有法定的节日可以出街。就是在这一天出去是没有什么限制的。
明朝的妇女在这天晚上穿着白绫袄,下穿月华裙,姐妹同行,可以大街小巷的走动,叫做走年。而在花灯节,就有更多姻缘的传说。不是自家的小姐对眼了那家的公子,就是有情人一起携手去看灯笼。
那么灯笼上面有什么好看的呢?因为各种材质做成的灯笼,有绢,有蜡纸,有竹骨支撑的灯笼,用木头做的边框一样的宫灯,有做成各种动物和人和山形状的彩灯。在灯笼上又有写诗的,又有猜谜的,各种颜色交相辉映,各种灯彩灯与明明暗暗,衬得人世间好一派的热闹。而这时十五的,圆月又在天上。这是人间天上的胜境。
谈完了元宵节的花灯,我们再谈一下用作日常的挑灯。用作日常的挑灯会比元宵节的花灯耐用。你看到宫女们一盏盏挑在手里的宫灯,虽然不够重,但绝对要有分量,压得住几级的微风,通常都是由有分量的木头做成,用绢纱糊表。
而《红楼梦》里曾经出现过一盏琉璃防风灯。说那盏灯可以防雨,因为上头有所遮盖。而琉璃又类似于现在的玻璃,起到了透明照明的作用。
唐朝诗人李商隐写,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那么在雨中所打的灯笼,一定是有防雨防风的作用。他们会是用什么样的材质做呢?
为了使纸张或者绸布防雨,用桐油侵润过的桐油子或者桐油布,就很好的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盏盏夜晚像小月亮一样的灯笼,在现实的需求中更有着审美的意境。天上的仙女们都是挑着灯笼的,而宫廷的妃嫔们,在仪仗中也往往会有专人打着灯笼。而一个深闺的少女,提着一盏小灯笼,也往往是许多诗人心中憧憬的美丽。
作为喜庆吉利的灯笼,在重要的时段和场合有着分外重要的意义。比如天安门上一长排巨型的灯笼,又或者各种重大节日里。高高挂起的红绸布灯笼,代表着喜庆团圆热闹圆满。
而胜雪的梦里,常常为远人送行,手边的挑的就是一盏小小的灯笼。当然明丽或者朦胧的光线,照在无声的脚边时。我愿意这条路永远也走不完。
初衣胜雪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