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灯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山州文联五个一助力乡村振兴之一村 [复制链接]

1#

柿子红透沙老寨

●龙符

年1月27日,在文山州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边富斌的带领下,全州文艺工作者代表40余人,在文山市平坝镇沙老寨开展“五个一”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平坝采风活动。作为文山州作家协会会员,我全程参与为期一天的沉浸式体验创作,获得不少艺术灵感,尤其是文学创作的冲动,遂成本文。

文化古镇的风采

平坝镇位于文山市西南部,以文化遗存较多而被誉为典型的文化古镇。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西汉时期属牂牁(zāngkē)郡,元明时期属临安府管辖,清代隶属开化府。

平坝的古街古镇尚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文物遗迹、明清建筑,风韵犹存,历久弥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相继获得了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及中国第七批历史文化名镇等荣誉称号。

平坝古镇街区内是以中大街为主线展开的古镇布局模式,再现了古时平坝作为商贾云集之地的繁盛场景,古色古香,石板小路,古旧木屋,临街而开的铺面,尚存的商贾气息,无不在诉说着平坝古镇曾经的繁华。

穿行于平坝古镇,可以看到古香古色的清代民居,古民居的门额图腾、蝎尾式风火墙、八卦图案等,均带有明显的中原风格,而房间布置格局,又带有独特的“平坝特色”。

平坝镇是“文山三七人工驯化的发源地”。在二十世纪以前一直是“文山三七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目前平坝籍的三七种植户仍遍布全州各地乃至周边地方,因此,平坝镇也被称为“三七花开的地方”。

如果说,平坝镇是“三七花开的地方”,那么,沙老寨村就是“柿子花开的地方”。

沙老寨村隶属于平坝镇平坝村委会,距镇政府4公里,居住着汉族、壮族和苗族,全村共53户人,主产稻谷、玉米等农作物,主要种植甜柿、香脆李等经济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沙老寨村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末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据《文山县地名志》记载:沙老寨村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清末年间此地曾经居住过壮族沙支系。后来壮族举族搬迁,时隔十余年,李姓杨姓人家移住建村,一直沿用村名。

年,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镇政府实施沙老寨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建设七彩油菜花基地亩,内设各类景观小品。寨头至寨尾种植特色甜柿50亩;建设3条机耕路,穿插于油菜花海之中;建设田间景观道米;建设12亩“草莓+百香果”实验大棚;建设平方米活动广场及35平方米标准公厕;打造文旅融合柿子文化墙平方米。

沙老寨村山环水绕,环境优美。村前小桥流水,土地沃腴;村内竹木葱茏,绿荫笼罩;村前油菜花如海,村后柿子成林。黄色与橘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乡邻和睦,热情好客。

柿子文化的魅力

当我漫步于沙老寨村古老的街道,一张张沿街壁画、一幅幅墙壁书法、一盏盏柿子红灯笼迎风高照,一只只白鹭上下翻飞,成为我人生中挥之不去的彩色画面……

柿树树冠开张,叶大光洁绿树浓影,夏可遮荫纳凉;入秋碧叶丹果,鲜丽悦目,晚秋红叶可与枫叶比美,不仅是经济果树,也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树木。进入沙老寨村,房前屋后的柿子树,让我赏心悦目。

自古以来,柿子颇受人们喜爱,无论男女老少对柿子的味道都很喜欢,文人墨客往往舞文弄墨以诗词歌赋、短篇散文来抒发感情,如梁简文帝在感谢太子送给他的柿子的启里写道:“悬霜照采,凌冬挺润,甘清玉露,味重金液。虽复安邑晚实。无以匹此嘉名,方兹擅美”。到了唐、宋、元、明、清,张藉、韩愈、郑谷、皮日休、陆游、李白、杜甫、张仲殊、陈泪、欧阳修、张蕴、韩维、苏轼、孔平仲、唐寅等大诗人,都有美丽的诗篇留下。

普通百姓,则以习俗、艺术品或俚语来表达意愿。如老北京和江南旧岁时习俗中,农历正月初一要用掺有枣、栗、龙眼、柿饼的金银米(大米和小米)做成的年饭上供,用柏树枝、柿子(或柿饼)与金桔一起放入一个盘子中,组合成吉祥品置于堂前茶几上,借其谐音,谓之“百事(柿)大吉”。在旧时婚俗中,柿也是必备的祥果之一,表示婚后“事事(柿柿)如意”。柿子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而在沙老寨村,柿子还能酿成浓郁飘香的柿子酒。据说,酿造柿子酒得选上好的柿子,先把坚硬的柿子捣碎成粉,然后放进容器发酵15天,经过时间的沉淀,最后酿造出独一无二的柿子酒。可惜,我们此行没有口福,只有“望柿兴叹”。我在想,待到“明年春来早”,必定不远百里,与柿子酒有约。邀约上几个朋友,齐聚沙老寨,摆上一桌柿子饼、柿子酥,辅以佳酿柿子酒,不醉不归!让红灯笼般的柿子,照亮沙老寨村红红火火的新生活!

匠心独具的文化墙

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闻名不如见面”。在沙老寨村的街头巷尾,我被浓的化不开的柿子文化墙画紧紧包围,我被沙老寨那造型夸张、线条粗犷、图案简洁、色彩强烈、构图奇特的柿子墙画所吸引……

《外星人也爱吃柿子》是村子正中一幅“网红”打卡点墙画,画中运用中国画写生和墙体彩绘等艺术形式,将寻找和提炼出的美术符号在乡村落地开花,直观体现平坝大地美丽乡村的精神风貌,使村民在视觉震撼与趣味互动中,零距离体会高雅艺术的审美享受和潜移默化的历史文化熏陶。此外,好柿连连、柿柿如意、万柿大吉等蕴含美好祝愿的主题墙画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据悉,文山州、市文联,携手打造的柿子文化墙平方米,成为沙老寨最突出和显著的特色。文艺家们共创作完成了30余幅(组)美术、书法作品。作品运用中国画、版画、墙壁彩绘、农民画等艺术形式,寻找积淀在平坝古镇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红色文化、特色农业资源中的美术符号,进行文化内涵的提炼,讲好新时代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平坝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文艺家们提炼当地特色农业资源的符号入画,譬如沙老寨的柿子、平坝的三七、柿子文创产品……不但丰富了美术创作的题材,而且使艺术再现为地域性美术符号,培育和强化地方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地方文旅融合和文创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软实力来助推平坝乡村经济的发展。

柿子红透沙老寨

白鹭鸶上下翻飞,鸟鸣清脆。村尾的龙潭冬暖夏凉,清澈甘冽。沿村缠绕的小河滚滚流淌。亩柿子果树飘香,百万吨的产量,令人啧啧称羡!

陶醉于沙老寨美景的文山州知名音乐家牟鸿恩先生,与文山州文联主席边富斌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专门为沙老寨创作了一曲歌曲《柿子红透沙老寨》。牟鸿恩这位老作曲家,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教村民合唱村歌:“柿子红透沙老寨,漫山遍野惹人爱,硕果累累挂满枝,欢声笑语飞天外。远方的朋友快快来,这里的柿容多光彩!”你听,朗朗上口的歌声,回荡在田间地头,随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传出村外,传向五湖四海……

衷心祝愿沙老寨“村和万柿兴”。

供图:熊平祥、杨登洪、李敏、梁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