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曙光中,从战火中走来的中国人民银行与解放*同时进入北平。在此之前,革命*权的主要金融工作都是在农村,如何处理前国民*府在城市里的金融中枢,组建新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一个艰巨又迫在眉睫的问题。今天的《红色金融路》,就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去探寻人民银行迁入北平的历史故事。
09:43
20世纪初,北京的西交民巷聚集了大大小小十几家银行和钱庄,是当时北平的金融中心。北平和平解放以后,这里也是中国人民银行迁入后的第一站。当时人民银行的大部分业务部门都设在了今天的中国钱币博物馆,也就是当时保商银行的大楼,对金融机构的接管工作也在这条街上集中展开。
多年内战加上国民*施行混乱的经济*策,让当时的北平城社会经济濒临破产,粮油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物价飞涨。面对这样的困难局面,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在北平和平解放后打响,第一仗就是接管国民*官僚资本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原中共金融史写作组组长马林:年2月2日,我们的金融接管队伍就进入了北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来到了西交民巷。当时西交民巷号称是金融一条街,国民*的四行二局一库,相对集中在了西交民巷。这就是国民*中央银行北平分行旧址,这是国民*的金融体系代表之一。近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完成了北平金融机构的接管。在这个地方,挂上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牌子,就标志着新中国的金融大业开启。
在接管工作进行的同时,国民*府遗留的金圆券的收兑工作也在火速展开。入城初期,老百姓手里的金圆券已形同废币,万元金圆券还买不了一捧米。国民*方面大量印制伪钞,并散布谣言,意图扰乱市场。如何消除人们的疑虑,关乎群众对新*府的信任。为了最大程度维护北平普通市民的利益,对工人、职工、劳动者、平民按优待比价进行兑换。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的南汉宸还亲自组织宣传队编写了快板书,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进行宣传。
中国人民银行原中共金融史写作组组长马林:我们进城之前准备了两个亿,先拿出万,在北平城的外围,比如丰台、颐和园这一带先换。很多银行的职工学习打快板,走上街头,宣传为什么要发行人民币,我们发行人民币跟国民*年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有什么不同。优惠兑换是从年2月4日才开始的,预计是18天完成,结果我们12天就完成了兑换工作。
年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北平分行成立,北平市的银行基本恢复了正常工作,人民币也在北平顺利流通起来。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解决国民**府造成的物价飞涨、财*困难问题,人民银行北平分行开展了多项业务,当时推出的一种名叫折实储蓄的业务成为过渡时期稳定市场、平衡现金收支的有力举措。
年以前,前门西河沿街9号是交通银行北平分行的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迁入北平以后,这里成为了人民银行北平分行的营业办公地。年4月15日出版的《大众日报》中提到的北平人民银行储蓄部的管理机构,就在这栋大楼里。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宣传群工部副调研员山峰:什么叫折实储蓄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你这个月存了块钱,能买多少的面粉,如果月底市场上的物价变了,买同样多的面粉涨到了块钱,那么到了月底你取钱的时候,还可以取出来块钱。这样的话你的钱在银行是不会受到损失的,而如果拿在自己手里,钱是会贬值的。存的是折实单位,而不是钱。原来群众发了工资以后就赶快去采购物资,业务推出之后,发了工资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来办理这样的存款。
为方便群众办理,人民银行深入社区开办了多家储蓄所。在北平分行旧址的资料室里,记者找到了一位名叫周树基的老人撰写的回忆录,文中回顾了当时开展折实储蓄的情景。根据线索,记者来到了杨梅竹斜街,当时新中国创建的第一家储蓄所就在这条街上诞生。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宣传群工部副调研员山峰:这就是新中国创立的第一家储蓄所的位置,在杨梅竹斜街一号。我们顺着这条路一直往里头走,紧挨着这个楼,储蓄所当年的14位员工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面,他们吸收的折实存款就达到了上百万元。
根据街上居民提供的线索,记者也找到了一位至今仍然在这条街上居住的老人,向记者回顾了当时的场景。
杨梅竹斜街居民:年,我18岁,就住在这。那时国民*刚退走,报纸上登着物价,上午多少钱,中午多少钱,东西就是一会儿一个价。当时折合新币我挣32块钱,在街头一个二层小楼写着储蓄所几个字,看看还觉得挺新鲜的,一块一块地存。
这种折实储蓄在物价波动时存储的人就更多,最多时占银行全部储蓄存款总额的91.3%,大量现金集中到了银行,现金收支迅速实现了平衡,对稳定金融、物价、安定居民心理,起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到年10月,全国实现了财*、物资、现金的平衡。同时,通过灵活调度资金,适度地增加了对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贷款,推动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宣传群工部副调研员山峰:就在这个会议室,我们的第二任行长组织了一些中小企业来开会,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扩大生产。企业生产的这些产品就是我们普通群众生活中最需要的。就拿这个搪瓷缸来说,在那个时代是咱们每家每户的生活的必需品。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对北京的搪瓷厂,不仅进行放贷,还对它的生产结构以及销售渠道进行了帮助和引导。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对北京多家的中小企业进行了多亿的放款,折合到现在的价值就是多万。
在物价基本稳定、经济恢复的新形势下,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币制改革。受战争环境等限制,当时流通的第一套人民币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最高面值5万元,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组织设计第二套人民币。当时大部分设计印刷工作就在北京印钞厂,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印钞有限公司设计完成。在档案室里,记者找到了设计原稿。
北京印钞有限公司博物馆馆长梁建:我们看到这一张5元券,用具有典型性的民族特色的装饰花纹来包裹面额数字,这就有点像中国传统的灯笼。
美术大师周令钊当初在接受设计人民币任务的时候,曾经到企业的设计师资料库去寻找素材,看到资料库里都是英美方面的素材,没有我们民族的东西,就很失望。就到各地去采风,比如长城、颐和园、故宫、云冈石窟等,收集大量的民族素材,速写本就画了十几个。
年我们国家诞生了第一部宪法,这给了设计人员很大的灵感,把宪法的思想体现在我们的钞票上,更好地体现国家*权性质,于是就出现了工农形象,使我们的货币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彻底改变了第一套人民币临时性战时性的那种面貌。
年3月,国家发行新人民币,收回旧人民币,以旧币1万元兑换新币1元,这种只改变记账单位,不影响货币实际价值的兑换办法,深受人民拥护,彻底消除了国民*时期遗留的通货膨胀痕迹,便利了生产和交换,为银行开展各项业务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统一金融秩序,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完整的人民币发行,中国人民银行扭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金融市场混乱的状况,遏制了国民**府遗留的恶性通货膨胀,理顺了财经管理体制,推动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构筑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宏伟大厦,打下了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