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当年蜀锦之盛,奠定了锦官城美名
岁月流转,蜀锦仍有万千气象
近年的历史传承
千年丝绸之路的重要成员
中国“四大名锦”之一
寸锦寸金,价值连城
年,入列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入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副其实的成都骄傲
年的丝路史诗
四川古称“蜀”“蜀国”和“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在古代,“锦”是11种丝织品中最高级的奢侈品,皇族、达官贵人才能使用,因此一向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在中国历史上把一种手工艺与一座城市联系起来的并不多。蜀锦与成都,则有着意味深长的关联。
多年前,成都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
五彩缤纷的月华锦,据说是丝织匠由天空中的彩虹受到的启发,其技巧失传已久,乃蜀锦所独具。
公元3世纪,蜀锦已通过南丝绸之路销往滇缅、印度和波斯等地;到西汉建元三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北方丝绸之路,蜀锦从成都出秦岭转西安,远销西域和中亚西亚至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国。
直至汉唐时代的近千年,南北二方丝绸之路上,蜀锦一直是一项我国外输的大宗商品。
“中国之锦,成都独称妙。”
据纺织专家的研究,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模型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
工艺细腻考究,花色富丽典雅,蜀锦自然成为极受欢迎的珍贵面料。
一代枭雄曹操就非常喜爱蜀锦,他经常派人到成都来买蜀锦。他的儿子曹丕对蜀锦也爱得深沉,他认为:洛阳的虎头连壁锦虽然是精品,但也比不上蜀锦的精妙绝伦。
宋朝诗人邵雍曾形容蜀锦的花样多:“千端蜀锦新番样,万树春华暖弄稍。”
质量好,色彩艳丽光润,图案多彩生辉,蜀锦凭借这些让人无可挑剔的优点征服了世界,站在了世界的时尚前端。
最完整的蜀锦故事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前身就是成都的蜀绣厂。世界各地的人来到这儿参观蜀锦织造。现在它也是国内唯一拥有全套手工蜀锦织造工艺的场馆。
这个博物馆,记录了蜀锦的千年故事。
蜀锦之美
令人叹为观止
▼
博物馆里面展出了从春秋秦汉至汉唐,明清时期,不同朝代的织锦技艺。
月华锦的特色就在于叠晕染色,有一种深入浅出的朦胧美。雨丝锦则是由白色经线与彩色经线按照规律钩织而成的。
左:雨丝锦,右:月华锦
其实很有代表性的就是“晚晴三绝”:方方锦、月华锦、雨丝锦。
方方锦的每个格子都方方正正的,里面装的是祥禽瑞兽。
方方锦
在展示古代官员的官服袖墙,全是采用蜀锦绣制成。不同级别的官员图案不一样,上面这个是朝廷二品大员的袖子。
蜀锦工艺之繁复
令人心生敬意
▼
织机
全球能够生产蜀锦的织机只有6台,都在蜀锦博物馆。
设计
点意匠
将设计图绘制到有格子的纸上着色,这个过程叫做点意匠。目的是把设计图翻译成生产可用的图纸。
挑花结本
一根花钩牵引着五颜六色的纺线,挑花工或挑或提,将结构、位置、色彩的所有信息挑制成花本程序。
过花本
织造准备工序中最艰难的一步。经线和纬线的数量是根,连接控制它们的纤线有根,每根丝线的粗细只有1毫米。
打结
挽花
花楼上下的配合,是最大的难关,两人需要训练到不需眼看,只凭借操作的声音就能连接得天衣无缝。
挽花
投梭工则需要依照既定的顺序,把两斤重的梭子在细腻的丝线中流畅甩出。
成品
耗费过无数时间和心血的手工织锦,在灯光的照耀下,度会呈现不一样的颜色和质感。
那种圆润饱满,机器织锦无论如何都达不到。这就是手工织造的不可取代之处。
一幅蜀锦的织成,快的话四五个月,慢的话要花上一年的时间。
即使今天是机械生产的时代,手工织造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
成都,这座“非遗之都”
在这里,传统的东方之美依然长存
千年的蜀锦仍然在这里焕发光彩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