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过了这个节气,寒冷的冬天日渐来临。在这秋冬交替的时节,又有怎样的民趣民乐呢?
霜降1、吃喝玩乐类习俗
●秋猎
季秋之际,山间各种飞禽走兽都已相当肥硕,到霜降时节时,草木枯*、掉落,鸟兽不易躲藏,山泽路径也较为容易辨认,非常适宜打猎。
所以在过去,年轻力壮的人常带着猎具和鹰犬,在霜降时节大举进行狩猎。在林深树茂的地方,不管是平原还是山谷,都可以圈定一处,称之为围场。狩猎者均从两边合围,由远及近,合围猎物。故而秋猎又称“围猎”,古时皇家在每年季秋都会组织围猎,根据猎物多寡,以奖赏优秀子弟。
元人秋猎图●吃柿子
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在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这是因为柿子大多在霜降前后成熟,此时的柿子皮薄肉厚,味道鲜美,除了其不错的食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之外,又因为柿子具有润肺、清热、生津等功效,所以柿子成为霜降时节的特色节令水果。俗语云“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人们认为在霜降时节吃柿子,在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俗。
柿子如灯笼●赏枫赏菊
霜降过后,就是赏枫叶的好时节,枫叶遭霜冻过后,叶片更加火红鲜艳,如锦绣般灿烂,杜牧在《山行》一诗中曾有“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说。
国内以枫叶美景著称的景点有南京的栖霞山、苏州的天平山,以及北京的香山。夕阳西下,红叶参差交错,极目远眺,仿佛熊熊燃烧的火海,十分壮观。
霜降时节,菊花正开,所以霜降过后的第一场霜又被称为菊花霜,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等活动。
赏枫叶和菊花可以算作秋天的一大视觉盛宴以及美的享受。
枫叶红于二月花2、祭祀类习俗
●迎霜降(祭旗纛)
据《浙江志》记载,在浙江富阳县这个地方:
“霜降前一日,县令命捕职查点民壮保甲,扬兵大道,民多往观,谓之迎霜降。”
古时的江苏常州府武进县教场演武厅旁的旗纛(dāo)庙也有隆重的收兵仪式。江苏人厉秀芳在《真州竹枝词引》中就有相关记载:
“霜降节祀旗纛神,游府率其属,枯盔贯铠,刀矛雪亮,旗帜鲜明。往来于道,谓之‘迎霜降’。”
在清朝之前,按古俗,立春之日为开兵之日,至霜降日则为收兵之期。故而在霜降前夕,府县的武官总兵都要穿戴盔甲,佩兵器列队前往旗纛庙举行收兵仪式,迎接霜降,以求拔除邪祟,祈愿天下太平。
收兵仪式●扫墓祭祖
在古时候,在霜降时节,人们还需要去扫墓,在《清通礼》中就有关于霜降扫墓祭祖的记载:
“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在每年寒衣节和霜降节,人们去祭拜祖先陵墓,并且去除周边的一应杂草,所以叫作扫墓。时至今日,虽然霜降日扫墓的习俗已经不在,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却一直延续至今。
霜降扫墓●送竽*
这一习俗主要盛行于广东佛山高明地区。在霜降时节,人们用土块或是瓦片堆成河内塔的形状,而后在塔中放入柴禾点燃,燃得越旺越好。等到瓦片烧红后,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热的瓦片热熟红薯或是芋头,这个环节叫作“打芋煲”。接着再将砌河内塔的瓦片和土块丢到村外,这个环节称作“送芋*”,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纳吉,祈求平安。
广东高明地区霜降习俗——送芋*、后记
每个节气都会有对应的民间习俗,或是应季瓜果,或是应季菜蔬,久而久之,在人们的约定俗成之下成为了节气习俗。这些习俗或是祈福纳吉,或是祭祖感恩,抑或是拜天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等等。其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于为人服务,人是一切习俗和活动的中心。
今天淹没在时间长河中的习俗众多,一来是这些习俗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淘汰,二来则是缺少继承,没有活水注入,自然而然就消亡了。笔者希望合适的习俗愿有人记得,不合适的有人去推陈出新。
以此为记。
霜降节气的习俗你还知道其他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文/朱子瑞;图/网络(致谢,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