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新闻记者何畅
“哇,皮影戏太精彩了,好想试一试!”近日,在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的皮影展厅里,一场皮影小短剧《狐假虎威》正在上演,皮影社团同学们生动的表演和默契的配合,赢得了现场小观众阵阵掌声。
“双减”*策实施以来,杭州市各中小学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在开展课后服务中充分挖掘利用区域非遗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历史底色”的课后服务品牌,满足了中小学生多样化课后学习需求。
临安区锦南街道的石雕篆刻课
非遗传人“零距离”传承技艺
一些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手工艺人从“师傅”变身为“老师”,纷纷走进学校。
在淳安县千岛湖镇青溪小学,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溪龙砚代表性传承人洪发*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拓展课老师之一。结合自己的经历,他在讲解淳安青溪龙砚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指导学生实践:取料设计、切割成型、手工雕刻、细部修饰、磨光上蜡……“我们可以与非遗传承人一同学习切磋雕刻技艺,还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一位同学表示,在沉浸式体验了传统技艺之后,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青溪龙砚,淳安县还有许多富有乡土特色和历史厚度的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课程,进入了学生的“菜单”:八都麻绣、威酱工坊、睦剧、草龙、竹马、鱼拓、鱼骨画、鱼灯笼、畲歌…………
同样受到学生追捧的,还有来自桐庐县实验初级中学的“中华烙画课程”,授课老师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雷金根。“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烙画制作,十分好奇画是怎么烙上去的,在雷老师手把手教我们烙笔和画板的使用技艺后,我希望学能烙出一幅自画像来!”该校初一学生表示,与其他课后服务的课程相比,非遗课程更加具有吸引力。
此外,非遗传承人给学生们“零距离”授课,也在杭城各个地区开展。上城区充分发挥区域内非遗“家底”深厚、老工艺传人辈出等优势,以系列化的非遗课程引领,创新课后服务;西湖区充分挖掘利用区域非遗文化资源,打造有“西湖味”的课后服务品牌,聘请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组建成“非遗类课后服务师资库”,共计30余人参与课后服务。
闲林和睦小学的“灶头画”
非遗文化在校园绽放光彩
课后服务实施以后,丰富多样的非遗课程在杭州各个地区遍地开花,非遗文化也进一步浸润了校园。
在临安,潜川小学利用非遗项目“剪纸”来丰富孩子们的拓展课程内容,低段年级主要采用撕纸的方法进行作品创作,高段年级依据不同的主题,搜集相关剪纸图片进行刻纸。昌南初中将“耍碗”这一省级非遗项目充分融入校园,在课后服务中打造精品“耍碗”社团,学校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学生抱着深厚兴趣参加。
“王艳,你的这个手要抬高一点”“徐小小你的头再稍微低点”……每周二和周四下午四点到五点,在千岛湖镇第三小学明德楼四楼的音乐教室里,能看到余贵迪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睦剧。作为淳安的地方戏曲,睦剧多以表现淳安人民的日常生活为主,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睦剧很好听,它也是具有淳安本土代表性的戏剧,我们要把它学好,发扬好,让更多的人了解睦剧!”学生郑妮儿说道。
在建德市婺剧团支持下,建德市新安江第三小学的“婺剧进校园”经过数年积淀,如今已开展得有声有色:校园里成立各种婺韵社团,构建了江南婺韵课程群,开办了江南戏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小“名角”,排练出一个又一个精品节目,出现了千人婺韵操和千人唱婺剧的场面……随着婺剧进校园工作的深入,社会又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舞台:建德市婺剧大家唱、婺剧进校园精品展演、省市县中小学生艺术节、浙江好腔调——风雅钱塘、中央电视台……孩子们在各类舞台上尽情的演绎婺剧,同时也在演绎他们的人生。
春晖小学的西兴灯笼课程
非遗场馆成为高品质“第二课堂”
“双减”之后,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多样化,不少非遗场馆成为他们打卡的“第二课堂”。
在杭州市求知小学有28名被称作“小仙儿”的孩子,每周都会穿上汉服,衣襟飘飘地去博物馆上学后托管课。那是一所叫作“片庐”的古陶瓷标本博物馆,也是非遗锦灰堆拓技艺的互动馆。每次上课,孩子们都会穿着广袖汉服,零距离地触摸着古陶瓷标本,沉浸在古陶瓷标本博物馆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与古人对话。一张宣纸、一个拓包、一砚墨汁,通过锦灰堆拓作品创作,用古陶瓷图文来表达新时代文艺小仙的情感。
在西湖区,各大中小学校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馆、九曲红梅非遗体验馆、骆家庄文化礼堂等场馆积极对接,建立校本非遗传承综合实践中心,逐渐形成场景化、实践性课程规划与学习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开设非遗类课后服务的义务段学校共31所,涵盖九曲红梅茶艺、西子女红、转塘民歌、上泗竹马等20余项“非遗”学习项目,新学期开课量达多个课时。
余杭区现有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闲林和睦小学开设“荷花锣鼓”“灶头画”课程,五常中小学开设“龙舟胜会”“十八般武艺”课程,闲林中小学开设“火流星”“滚灯”课程。非遗课程开设以来,深受孩子们喜爱,成为学校晚托课程热门的项目。将“非遗”融入学校教育,进一步丰富了“双减”*策后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让“非遗”技艺在青少年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