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被虽然带个“被”字,但并不是被子,而是一种带有织绣图案的黎锦幕帐,最早形态为两汉时期的广幅布,唐宋时期的“黎单”オ是龙被之初,元代称之为“崖州被”,明清时又称为“黎幔”。因其普遍有龙凤祥瑞之纹饰,极富神秘色彩,因而被称为“龙被”。龙被的制作难度远高于普通黎锦,是黎族染纺织绣技艺的集大成之作。清朝时,龙被已十分珍贵,价值高达“十金具”,是海南远销
1.源于宋元,鼎盛于明清
龙被的面试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蔡於良灯笼被收藏家及诸多学者认为汉朝的广幅布与龙被存在渊源关系。黎族先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掌握了棉纺织技术,纺织技艺领先中原地区干余年,黎族“吉贝布”便是最早的棉纺织品。汉武帝时期,珠崖正式被划入中国版图范围,当时管辖珠崖的官员看中了黎族纺织的“海南布匹”幅宽适用,大量征调为贡品。据史料记载,当时还发生过征收苛刻而引起黎族百姓反抗珠崖太守的事件。
宋元时期,汉族人口开始大量迁往珠崖“垦荒”。黄道婆“沦落崖州”的40年里向黎族妇女学习纺织技艺,返回中原后将所学尽数传授给其他工匠,并积极改进纺织工艺,由此带动了中原地区的棉纺织技术以及棉花种植技术的发展。过去只能穿麻质衣服的中原百姓得以穿上御寒性更好的棉质衣。
影响总是相互的。随着珠崖地区的黎族和汉族交流日益频繁,汉族的纺织技艺在明清时期反哺黎族纺织工艺:黎汉纺织工艺和文化互相融合,使龙被的制作技艺得到进步提升,也开始广泛地融入龙凤等充满汉元素的纹饰,“黎为锦,汉为花”是此阶段的重要特征。现今留存于世的龙被大都制作于明清时期。
龙被从贡品走向民间始于清未民国初期,纹饰由龙为主走向多样并存,被用在红白喜事、宗教祭祀等重要场合。
2.百卉千华,锦上添花
明朝以前,龙被的图案以黎族传统纹样为主。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日月星辰,甚至是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都是龙被的创作主题,传达的是黎族人民对祖先和自然的崇故与信仰。
明清时期,因龙的形象被帝王断、宮廷画院参与龙被图案设计,福禄寿等祥瑞文化以及龙凤、麒麟等吉祥图案源源不断输入黎族社会,龙飞凤舞、麒麟送子等纹饰是当时最常见的龙被主体纹饰,但构图中又具有汉族所没有的母系氏族社会象征:凤居中央,龙在两清未至民国时期,受汉文化影响渐深,黎族传统纹样从龙背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吉祥喜庆的图案。
与此同时,西方工业染线传入海南后被用在龙被制作上,绣线图案相比过去更为斑斓。此阶段的龙被延续着过去的吉祥主图,有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等,并延伸出了梅兰竹菊等吉祥植物图案。龙被的织造工具分为踞腰织机和脚踏织机。前者花纹图案比较传统,色彩单一;后者织的龙被质地较厚,质量更好,过去流行较广但现已失传。
3.千年传承,亟待抢救
龙被的织造技艺传承到近代,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濒临失传。由于黎族没有文字,龙被的花纹图案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黎族民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龙被的织造技艺基本只传女不传男,并且由于制作难度高,只能由技艺高超且身强体壮的女性承担。女孩打懂事起就得跟随母亲学习黎族的纺染织绣技艺,待技术磨炼成熟之后才能学习龙被织造技艺。
“用木棉、苎麻纤维等作为材料,用天然植物色素作为颜料,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为辅的纺织手法,按照麻为经线、棉为纬线的方式,纺织出精细轻软的黎锦。”从摘棉脱籽、纺纱染色到绣好龙被,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多则两三年时间。
到了现代,学龄儿童必须入学接受教育,再无如此多的空暇随母亲学习传统染纺织绣技艺,毕业后又多留在城市发展,导致传承者不断减少。又因为许多黎族村落沿袭着制作者去世后其生前所织造的一切物品也要一起销毁或入殓的传统,很多独特的龙被图案未能留存后世。
环境的变化是导致龙被失传的外因。龙被织造所需的树皮纤维、藤纤维等材料源自大自然,但已经在山区的开发建设中被砍伐殆尽,棉花和麻类植物也被其他农作物占据了生存空间。随着社会发展,龙被、乃至黎锦的用武之地日渐减少。珍稀的龙被日渐成为各地博物馆的展陈之物,成为纺织行业、民俗文化研究专家的案上研究之品,其纺织技艺日渐失传。
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秀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秀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来自政府和民间的龙被抢救还原行动也此起彼伏。年,由海南省政府推动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秀技艺抢救保护(龙被复制)”行动同时在三亚、东方、乐东三个市县进行,成功迈出了龙被织造工艺复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