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公益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l4oeln0.html元末明初萧洵撰写的《故宫遗录》是如今学术界研究元大都宫阙制度的重要史籍。明初,他奉命到北平,得以考察元旧都,并对当时元大内的格局做了详细记载。洪武二十九年()吴伯节为《故宫遗录》所撰序曰:故宫遗录者,庐陵萧洵之所撰也。革命之初,任工部郎中,奉命随大臣至北平毁元旧都,因得遍阅经历,凡门阙楼台殿宇之美丽深邃,阑槛琐窗屏障金碧之流辉,园苑奇花异卉峰石之罗列,高下曲折,以至广寒秘密之所,莫不详具该载。不过,史料中对萧洵生平事迹提及甚少。笔者蒐集各方史料,对萧氏生平及游历元故宫背景和时间加以考证。《故宫遗录》序《故宫遗录》题跋关于萧洵生平资料不多,查阅史料发现,他与明初的吏部尚书刘崧同郡,且同朝为官,两人私交甚笃。通过刘崧的史料,能大致知道萧洵的经历。刘崧(-),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洪武六年六月迁北平按察司副使。洪武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署吏部尚书。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刘崧博学工诗,为“西江派”代表人物。有《槎翁诗文集》传世。洪武四年(),刘崧应邀为萧洵祖父萧芳洲撰写《元故秘书萧芳洲先生行状》,概述了萧氏家族的变迁,兹节录如下:公讳云龙,字作霖,姓萧氏,系出唐宰相复。复长子俭居长沙,传六世至居生,遭马氏乱,与兄弟三人始去长沙,居庐陵。……居生季子琛,琛生胜。胜四世孙文叔子二人,曰来应、德通。德通生子达,达生余庆,余庆生滋。滋仲子大德,字茂叔,则公之父也。公北游燕京,或言于世祖召见赐问,条六事以献……公生宝佑戊午年十有一月,寿止七十,以元泰定丁卯十月遘疾,终于家。娶宋氏,子男二:来复、来泰。来复由监学伴读生授容顺州儒学正,先公一年卒。世孙男四:孟权、孟福、孟武、孟洵,来复子也。洪武三年夏,洵以学行应诏群天下士五十人。诣京师。是秋七月,上御奉天门,擢为虞部主事。余二人是同郡偕来及仕也。及获联事于西曹。因得朝夕笃密,以闻其家世之美。明年,洵以公行事,属崧为之铨次,泣且告曰:洵不幸早孤,为大父所钟爱。及弃代,时洵甫六岁。萧洵的祖父萧云龙曾北游燕京,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见。萧云龙有两子:萧来复和萧来泰。萧来复去世的早,生有四个儿子,萧洵为最小的一个。萧洵,字德瑜,根据上文,其祖父于元泰定丁卯年()去世时他才六岁,可以得知,萧洵生于年。另外,萧洵还请明初大儒宋濂撰写了《元故秘书著作郎芳洲先生萧府君阡表》。文内宋濂言萧洵“乡先生刘公岳申高第弟子,博通群经,以善古文辞名世。入我皇朝,应诏而起,擢为虞部主事,阶从事郎。”刘岳申及其门人曾编校《申斋刘先生文集》,查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元刘岳申撰《申斋刘先生文集》,前有李祁序以及次目录,目录下题“吉水知州番易费震编次;前乡贡进士、门人刘玉汝校正;前南雄路儒学正、门人萧洵校正。”由此可知,萧洵确为刘岳申弟子。洪武十三年()春,刘崧《跋长兴令萧德瑜所遗其甥郭履恒渔栖图后》中提及萧洵事迹:吉水郭履恒以洪武五年冬来省其舅氏虞部萧君于京师。因获见焉,恂恂佳子弟也。未几,君调官长兴。履恒亦匆匆别去。后七年,余始归自北平。今年春偶游芗城嵩华间,道过富滩,则履恒家在焉。……今长兴君方远寓桂林,而余幸以不才,摒弃田野间,乃获过其乡,以管其山水之胜,览其文辞,以感其甥舅眷爱之情,而思友朋今昔暌违之故,则余又焉能以已于言哉!根据这段文字,再加上史料记载,可知萧洵为官的经历:明洪武三年()夏,萧洵同刘崧等人一道以学行应诏至南京。洪武五年,萧洵在京师做官,后擢升为工部主事。洪武六年春,外放浙江长兴县知县。洪武十年远寓桂林。洪武十三年前后,萧洵还在桂林,不过其后事迹不详。刘崧尚作有《十月一日至临濠点驿将归南京赋此奉酬徳瑜萧虞部》《寄酬长兴知县萧德瑜四首》《和萧德瑜寄示二首》等诗。从这些诗歌中,可以体察到刘、萧二人唱和不绝,友情深厚。笔者又查阅乾隆年间谭肇基修、吴棻编撰的《长兴县志》,萧洵的经历得到更多验证。卷六《名宦》有记载:“萧洵,江西吉水人,洪武六年以工部主事知长兴县。建立学校暨县治、坊巷街道,百废俱举。”卷十一《艺文》收录萧洵所撰《顾渚采茶记》,内云“洪武六年春,余以工部主事来宰是邑。”卷七《职官·县令》记载萧洵的继任者为李鸣岗,到任时间为洪武十年。以上梳理了萧洵的身世,那么,他游历元旧都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的背景?吴氏序中只谓萧洵“奉命随大臣至北平毁元旧都”,具体人物、时间语焉不详。以萧洵从政经历,结合洪武四年初始确立亲王宫殿制度,以及萧洵洪武五年冬于南京接待外甥郭履恒等史实,初步推断:萧洵此次北平之行的时间介于洪武四年至洪武五年冬。《故宫遗录》中有“绕桥尽高柳,郁郁万株”“金殿前有野果名姑娘,外垂绛囊,中空如桃,子如丹珠,味酸甜可食,盈盈绕砌,与翠草同芳,亦自可爱”等关于植物的描写。“野果名姑娘”,学名酸酱。查《北京植物志》,“酸酱,又名挂金灯,锦灯笼,红姑娘,茄科,酸酱属。……花期6至9月,果期7至10月。果可食。”据此,萧洵游历元故宫时正值夏秋果熟之际。同为吉安人,明初名臣杨士奇在《跋杨和吉诗集附萧徳舆故宫遗録》中有这样的记载:余生十余岁,读刘云章先生和杨和吉《滦京百咏》诗,思见和吉之作不可得。今年在北京,康甥孟嘉馆授文明门,得此诗于其徒。又有和吉《西云小草》《野人杂録》《悟非小槀》通为一集,而附萧徳舆《故宫遗录》在后,皆胜国遗事可以资览阅。……徳舆名询(注——原文为“询”),亦吉水人,洪武初为工部主事,尝随中山武宁王治元故宫为亲王府,故皆能悉之。“中山武宁王”为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作为工部主事,萧洵跟着徐达来到北京筹备“治元故宫为亲王府”一事。考《明太祖实录》,洪武四年正月,“命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往北平,操练军马,缮治城池。”七月,“遣使命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自北平往山西操练士马。”十二月,“中书右丞相魏公国徐达还京师。”这一年,徐达多次到北京,而到了洪武五年,徐达率师北征王保保,几乎全年都在山西境内征战。再加上洪武四年萧洵请刘崧、宋濂为祖父撰写《行状》《阡表》,笔者推测:萧洵于洪武四年清明节后,以工部主事身份被派往北平魏国公徐达手下,当年夏秋之际游历元故宫,将见闻记录而成《故宫遗录》。其时,元故宫保存基本完好,尚可以本来面目示人。经过一番筹划,“治元故宫为亲王府”的工程随即启动。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作者:李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