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妈妈要到各个大队去巡回医疗,我自然要跟着。当时各个大队都有不少的下放干部,有从龙岩来的,也有从福州来的,“同是天涯沦落人”,大家自然“物以类聚”了,所以我们在各个大队的落脚点就在这些下放干部的家里了。这次巡回医疗,我觉得很开心,走了几个地方。第一站是中川,远远有个大土楼,有人告诉我是胡文虎的土楼。走近一看,哈,一楼成了大队的牛栏,臭气熏天,二楼没有铺木板,一眼看过去里面空空的。四十年后,我和中学的同学来到这里,已是当地旅游景点了。
在思贤村我们住在地地道道的圆土楼里,当时还没有通电,点的都是油灯。在下洋,方形土楼、圆形土楼比比皆是,最不可思议的就是我在东联大队住的房子,竟然是我后来丈夫的老家。年“八八洪灾”后,我曾随丈夫回他老家,重新见到当年住过的房子,虽已破败,仍感亲切。我跟妈妈巡回医疗的最后一站是沿江大队,那里与广东大埔西河接壤。在沿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小学设在河边,连接学校的是由三块约10厘米宽的木板铺成的无栏杆的桥,桥面里河面有好几米高(反正觉得很高),桥长大约也就十几米吧,河上风又很大,走在桥上心里一直在担心是否会掉下桥。去了一次还得返回,那真是硬咬着牙走回来的。可是那里的学生天天都要这样走啊,实在佩服他们。
在下洋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下洋的汤池。当时可没有现在的温泉旅馆什么的,就是一露天的池子,外面砌了一圈墙。好一点的汤池靠墙有一圈水泥凳子可以放衣物,沿墙有屋顶,池子还是无屋顶的。每天傍晚大家就三三两两地带着衣服,去洗汤池,早些去,水比较干净(池水是流动的,一头进一头出)。迟去人一多,水就比较浑浊了(天黑也就看不清了)。洗汤池可真好,妈妈原来一身病,可是在下洋三年,啥病也没有。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经济条件还很差,往往有钱都买不到东西。医院附近有些空地,许多医生护士都自己种菜养鸡,我也跟着养鸡种菜。我开辟了好几块菜地,最容易种的就是芥菜和地瓜,还有西红柿、花菜、四季豆、豇豆、茄子、香菜等等。我每天从河里挑水浇菜,干得很起劲。最幸福的就是拎着小篮子摘菜。我还有种丝瓜,除了把鲜嫩的丝瓜烧菜煮汤外,我还特地留下部分老丝瓜,直到变*。摘下老丝瓜,剥去外面的壳,露出里面的丝瓜络和种子。丝瓜络可是环保无污染的刷锅洗碗的好用具。我还种番薯,收成后就把地瓜切片,晒干——做成地瓜干。但是我从来没有等到真正的地瓜干,因为每天我把地瓜拿出去晒的时候,就随手抓几片来吃,经过时又抓几片吃,半干的地瓜是最好吃的,一来二往地瓜“干”就没了。那个时候,人们的业余文体生活很贫乏,在小学里曾经有组织过篮球队和乒乓球队,课余时间练习,也和别的学校比赛过。我参加的是宣传队,还经常利用晚上时间排练,也曾在学校礼堂演出过。另外人们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流动的电影放映了,开始是在下洋中学的操场上放映。每当放电影的时候,也是人们最高兴的时候,大家奔走相告,早早吃过晚饭,搬着各种凳子椅子,在操场占位子。抢不到好位子的人就只好到银幕背后看,也有的男孩爬上树看。当时的电影不多,不外乎《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的。后来在镇上修建了影院,还没完全建好,地板没铺,都是土,没有座位,地上摆放着整根的木头,供人们坐。要放电影了,那天晚上大家终于可以不用搬凳子了,而且不怕刮风下雨了,电影开场前那个挤呀,我记得自己是脚不沾地地被人挤进影院的。四十多年后,我和中学的同学一起回到了久别的下洋,那里和全国各地一样,早已“旧貌变新颜”。街道是96年八八洪灾后重建的。经过下洋石拱桥时,依稀记得曾参加该桥的建设,还用建桥的花岗岩小石头玩游戏。下洋,是我回忆美好童年的地方。作者简介:蔡优莉(丁梅),上海人,龙岩一中退休英语教师。9--12岁时随下放的母亲刘爱琳医生在下洋学习、生活三年。弘扬客家文化,欢迎投稿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