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报君
辽宁日报新媒体中心
秋天,美在深沉。
郁达夫说,“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那么,北方的秋,深味在哪里?
它在天高云淡的城市间,在层林尽染的山谷里,在落英缤纷的小路旁。然而,秋之韵,最炽热、最浓烈、最鲜活、最动人之处,却在广袤的田野上。
*澄澄的稻谷、金灿灿的玉米、红彤彤的苹果、紫莹莹的葡萄、绿油油的辣椒、白胖胖的花生……这绚丽的色彩,与忙碌的身影、灿烂的笑脸交织辉映,汇聚成一幅“醉”美画卷。
记者,记着。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辽宁日报组织采访团队行走东西南北,踏上田间地头。我们与亲爱的乡亲面对面、心交心,向他们请教、听他们诉说,深嗅着泥土的芳香,感受着乡村的巨变。
今天,我们为您奉上一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拍摄的“秋收图”。因为大家都是文字记者,“跨界”摄影水平有限,无论构图还是色彩都十分业余、不够精彩,但这些图片却见证着我们深入基层的“脚力”,更饱含着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成为“全媒型记者”,我们正在路上……
辽东
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镇东五里堡村。村民耿丽丽家里水稻大丰收,借助电商平台,她还让家乡的土特产“飞”出了大山。
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腰站村。刚收割的紫糯香玉米运到加工厂现场加工,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木奇村。刘墩余从城市回到农村,流转多亩地种起经济作物红菇娘,回收价每斤几十元。
辽西
北镇市常兴店镇范屯村。常兴鸿远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英奎带领社员采收葡萄,统一的生产管理让葡萄全部实现订单式销售,不受市场价格影响。
兴城市曹庄镇大甸子村。花生种植大户王强今年种了亩高油酸花生,保守收入46万元以上,我省农业专家前来测产。
兴城市元台子乡八里村。村民赵光正在地里起花生,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种植技术让他感受到种植新理念带来的量质齐升。
凌海市右卫镇苗屯村。种植大户张宏元的亩萝卜喜获丰收,亩产超过1.5万斤。当地种植萝卜历史悠久,这里的萝卜因水灵脆甜的独特口味出口韩国、日本。
建平县黑水镇东台村。这里应用“辽宁春玉米粳稻密集抗逆丰产增效”新技术亩产达.3公斤,创东北地区最高纪录。
辽南
庄河市塔岭镇来宝沟村。返乡创业大学生张丽丽建起规模化软枣种植基地,并依托微商将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辽北
铁岭县蔡牛镇大北地村。机械化玉米收割正在进行,专家现场测产,产量达到项目标准。机械化籽粒直收,玉米不落地直接归仓,节本增效。
西丰县振兴镇兴学村。老吴家正在卖蚕茧。几年来,柞蚕产业使偏僻的山沟沟摘掉了穷帽,走上了富路。
辽中
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街道大黑台子社区。成片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稻谷被脱粒装袋打包甚至可以直接入仓,在减轻农户劳动力负担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新民市大民屯镇平安堡村。设施大棚里绿意盎然,村干部带领村民开展棚间管理,从种大田到种大棚,村民的经济收入大幅增长。
十二届辽宁省委第九轮巡视工作全面开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