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下半年,身边的喜事又多了起来,也想沾沾这喜气,于是乎,今儿起,连载数篇关于结婚那些事的文章,您若未婚,来瞧一瞧先收着;您若已婚,不妨对号入座,当年的您是这样过来的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婚姻习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句俗语道出了诸暨民间婚姻的客观规律。在诸暨旧时乡村中,男女青年到了二十多岁光景,甚至有更早的,前辈父母就要为儿女的婚事操心了。
但这些婚姻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须合“六礼”之仪。(所谓六礼,即:纳采,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议定婚期。亲迎,迎接新娘)。
诸暨乡间少有专事做媒的人物,人称“作媒——三十六行之外的行当”。但民间又认为做媒是做好事,能成人之美,故而牵线搭桥的人还是不少的。旧书上称媒人为“月老”,乡间俗呼“媒大”,戏称“吃三壶瓶”。解放以后又称为“介绍人”。
乐于做媒的人总是能说会道的,与牵线的某一方往往有些连亲沾故。他多了解双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人性品格。多数是受人之托去作伐牵线,频频奔忙于男女两家之间。
如若双方家长对对方均中意,待时机成熟,做媒人就向男女双方的讨“庚帖”,又俗称“龙凤帖”。既将男女双方姓名,籍贯,生辰八字写于印有泥金的红书上,经过媒人,互致二家。双方各将帖子置于香火堂前或灶司堂前的香炉底下。尔后请算命先生推命占卜,看二人生辰八字是否相合,若合即成。这桩姻缘佳事就迈出了第一步。
如今,在诸暨这些繁缛的礼数基本革除。城乡间或单位间的男女朋友交往日益增多,自由恋爱已成大势。恋爱成熟后当然还须有所谓的“媒大”去与双方父母传递信息,张罗婚事。不过这差事就较为轻松,也有请“介绍人”牵线搭桥,认识恋爱的。
在农村双方不甚了解互相情况,还有相亲的过程。所谓相亲,有“看姑娘”和“看人家”二种方式。
“看姑娘”是媒人陪小伙子去女家。双方见面,让男女青年互相看看人品相貌。由女方父亲叔伯或兄弟作陪,通过吃茶闲聊,观察小伙子的言谈举止,了解人品性格修养。新客人来自然要请尝小点心。这可不是一般意义的小点心。如果女方对小伙子满意,必定奉“甜汤圆”,这就是祈祝这桩姻缘“团圆”的意味。如若不甚中意,那小点心是什么就说不准了。
“看人家”则是姑娘到男家去做客。俗语有“十媒九哄”之戏说,不管媒人讲得如何好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地察看才是最可靠的。“看人家”一般由女方女眷陪姑娘一起行动。这实际上是对男方家庭经济,住房,环境,邻里外关系的一次综合考察。婚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次行动。
而今,随着诸暨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观念的改变,姑娘小伙接触越来越多,思想感情交流也日益活跃,如若恋爱,双方早知根知底。昔日“相亲”习俗也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诸暨小伙大姑娘相亲成功后,又会如何定亲、迎亲、送彩礼、拜堂、回娘家,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