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灯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视频惠民红灯笼里扎出幸福年
TUhjnbcbe - 2023/3/24 20:34:00
01:59

灯笼是我国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旧时还是现在,手扎灯笼不但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氛围,还给予人们更多祈福的灵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平安、长寿的美好期盼。年关将至,以制作手扎灯笼而远近闻名的惠民县何坊街道张大官村,灯笼制作户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忙着扎灯笼,忙着迎新年。

小小灯笼显“匠心”

驱车行至惠民县何坊街,可以看到道路两旁卖鞭炮的、卖灯笼的、卖春联的商家鳞次栉比,浓浓的年味在这里酝酿出来。穿过何坊街,再走不久就到了张大官村。村里好几户人家的院子里都堆满了用于制作灯笼的芦苇,制作者正在忙碌着。

灯笼起源于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的灯笼。灯笼综合了绘画、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与中国人的生活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的身影。

古时候没有电灯,单点蜡烛又容易熄灭,还容易发生火灾,于是就有了灯罩,后来在此基础上渐渐演变出灯笼。关于灯笼,还有温馨的故事,说是最初在家门口挂起灯笼,是为了给远行回来的家人照亮回家的路。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灯笼发展出了不同的地域风格,每一种灯笼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史料记载,在明宣德年间,惠民何坊张大官村一带就开始编制灯笼,手艺原是从东大洼(现今的垦利、利津)传来,在乡亲们的手中、口中一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清末为鼎盛时期。和其他地方圆滚滚的灯笼不同,何坊苇编灯笼像一个玉米棒槌,长长的,看起来更加精致。年,惠民手扎灯笼被列入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张大官村,村民张洪斌家的院子里挂满了灯笼架子,30多平米的房间里摆满了成品和半成品。从14岁学艺,到现在坚守了50余年的张洪斌是当地做手扎灯笼的“老把式”,不但被评为当地“手扎灯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手札灯笼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

几条裁好的芦苇在他手里变得很“听话”,芦苇顺着铁铊尖往下一按,顺槽分出六股苇篾,苇篾上下翻转跳跃,不长时间,如伞状散开的苇篾便形成一个圆柱形框架。随后,张洪斌用寥寥数笔在透明的玻璃纸上勾勒出花鸟图案或是一个红红的“喜”字。透明玻璃纸一卷一缠,两头再用桃红色彩纸一包,一个喜气洋洋的灯笼就做好了。

手札灯笼工序繁多,凝结着制作者的“匠心”。在张洪斌眼中,灯笼虽小,却是个巧活。进入农历十月份,他就开始为做准备,先去村边芦苇塘收割芦苇,回家把“像筷子般粗壮结实”的芦苇一根根挑拣出来,去掉苇叶,晾干,再经过破蔑、浸泡、起底、编织、整形、裁纸、画图、糊纸等1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编这个灯笼是为了庆祝春节和元宵节。孩子们放上蜡烛打着灯笼寓意长命百岁,把灯笼挂起来和摆在桌子上也很好看。以前没有电灯,每到过年,孩子们就会提着小灯笼照亮家里的每个角落,寓意吉祥。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他们就把灯笼烧掉,按惠民本地风俗,寓意新一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提起灯笼,不善言谈的张洪斌就打开了话匣子,有说不完的话。

有创新才好闯市场

张洪斌的老伴儿苏宝莲从22岁嫁过来,就开始跟他学习手扎灯笼,到现在也扎了40多年。凭着对这项手艺的热爱,苏宝莲一年也没间断过。每年过年前后,都是老两口最忙的时候,俩人一天能编近50个小灯笼,一直忙到正月十五以后。往年,都是张洪斌挑着灯笼担子一个集一个庙会地赶。50多年里,济南商河、淄博高青、东营利津甚至河北等地的集市庙会,他靠着一双腿、一辆自行车都跑遍了。

如今张洪斌上了岁数,尤其是去年还被“栓”了一下,有条腿现在还发麻,已经跑不动了。但早年外出卖灯笼的经历,让张洪斌积累了一些固定客户,每到过年,老客户们早早就打电话预定。

但在电商风行的时代里,这还远远不够,孩子们在网上专门申请了个账号,让传统手工艺产品也上了“网”。他们把张洪斌和苏宝莲制作的灯笼的图片、地址及联系方式等一并上传,客户在网上留言需要灯笼的时候,再打电话告诉张洪斌,让他按照客户的要求在家扎灯笼等待客户来收。

“这个‘网’是真厉害啊!”张洪斌说,“淄博的一个景区和我要了个灯笼,有个河南的客户在网上看到我的手艺了,可找不着我的电话,他就打,问公安局,问了电话又跑过来下的订单。”目前,何坊街道的手扎灯笼已经远销到潍坊、淄博、河南、安徽等省市甚至还有韩国人上门来买。随着销售和购买,传统文化就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传播开来。

“前些年,塑料灯笼广受欢迎,手编灯笼眼看着就没有市场空间了,我们这里好多家扎灯笼的都不扎了,但我还是想着把自己喜欢的事坚持下来。”现在,随着喜欢纯手工制品的人又多了起来,张洪斌家的营生也逐渐换发新生机。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上门收灯笼的人比往年少,但这依然不能削弱老两口的信心。

不过,延续多年就这一个老样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灯笼的销量。创新出新的品种,成为苏宝莲开始思考的问题。随着经验的增长,她试着在原有单一品种的基础上对灯笼进行改进,增加了五六个新品种。在他们家的墙上,挂着大小、形状、颜色不一的各种灯笼,这就是苏宝莲这几年苦心钻研的成果。“过年很多人家喜欢在大门上挂两个大灯笼,我就想着能做小的就能做大的,尝试编了大的,结果成功了。”她乐呵呵地说。

小灯笼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透明玻璃纸上的图案,张洪斌在继承父亲画花草的基础上,又自己添加了用红蓝*三色画鸟、小鱼等图案。近年来,他也注意“赶形势”,比如在玻璃纸上写上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文明”“和谐”等字眼,在充满喜气的同时,也充满了时代感。他坦言,自己老了,又没有画画基础,想再画一些复杂人物图案,学了几次也没学会,希望有年轻人加入这个行列,把灯笼图案设计得更加生动形象。

扎一个灯笼需要2个多小时,零卖到了10块钱,除去买芦苇、玻璃纸、颜料及灯架等费用外,能净挣6元,张洪斌平均每年能卖个灯笼,仅仅从进入腊月到正月十五的45天时间里,就可制作个左右,挣0多元。

不仅是张洪斌家,整个张大官村和周围的东小吴等6、7个村庄里扎灯笼的村民达到多户。因为美观质朴,何坊手扎灯笼不愁卖,灯笼制作户的平均收入达到两万多元。两万多元虽然不是大收入,但村民们却靠着这种简单的、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苇编灯笼手艺,编制着简单却倍感幸福满足的生活。

走进课堂盼传承

30多年前,张大官村几乎男女老少都会手扎灯笼。后来,随着现代工艺制造业的发展和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坚持制作这种民间传统手扎灯笼的艺人越来越少。随着造型新奇、使用方便的现代儿童玩具塑料灯笼的出现,曾有一段时间,看上去土里土气的苇篾灯笼市场逐渐缩小,再加上割芦苇、穿篾、编织这些手工活又脏又累,年轻人宁愿去超市打工挣钱,也不愿意扎灯笼卖钱,甚至出现过全村只有张洪斌一家人扎灯笼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手工灯笼等一些传统制品再度热销,承载着几代人儿时记忆的传统手扎灯笼依然有着广泛的市场。在孩子们眼中,一只只五彩斑斓的灯笼好似一串串跳跃的音符,奏响了他们对春节的美好向往。小朋友张宸异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今年灯笼的图案,过年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打着灯笼,特别高兴!”

手扎灯笼卖上了好价钱,村里及附近村庄一些五六十岁的村民又重新拾起这门手艺,但还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喜欢手工灯笼的人不少,但都是老人们在做,年轻人少。十几道工序一样也不能少,年轻人怕麻烦。小灯笼还好编一些,大的一天也编不了一个。我的儿女都学会了扎灯笼,但他们不靠这个生活,平时也不做。这项手艺的传承是个大问题。”苏宝莲对此很是担忧。

既然何坊手扎灯笼被列为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手扎灯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洪斌认为,把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把这项凝聚着劳动人民想象力、创造力,有着浓厚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张洪斌有了走进课堂,让孩子们接触、认识这一手工技艺的想法。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些年,张洪斌经常到何坊街道展家小学,为学生们演示苇子灯笼的制作工艺。在课堂上,他边演示边讲述苇子灯笼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并不时手把手地指导同学们动手制作。同学们学得一丝不苟、聚精会神,都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用心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为了保护、传承这门手艺,何坊街道*工委书记王学勇认为,提高了手扎灯笼的经济效益,才会吸引更多群众加入这个行列。为此,街道定期邀请手扎灯笼传承人对一些农村无法外出打工的群众进行授课培训,帮助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使更多的人能够掌握起此项手艺;结合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组织手扎灯笼手艺人参加各种民俗展演,让更多外来游客了解手扎灯笼,拓宽灯笼的销售渠道;街道电商办帮助群众开辟网上账号,进行网上销售;定期开展手扎灯笼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体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程芃芃通讯员王*报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视频惠民红灯笼里扎出幸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