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能陶冶人们的性情,文学能抒发人们丰富的内心情感,文学能展示人们生活时代的风采,文学让人们心情更奔放……
我们生活在中国梦的时代,人们有机会去实现许多美好的梦想。湛汝松的散文集《荔枝红了》就实现了自己对家乡美好赞美之情。作者将广东增城的乡村风情描写得如诗如画,包括他走访的十多家古村落,他对童年时在乡村经历的回忆,他对增城乡间的历史文化名人的回顾,以及从立春到立冬的年节风情,描绘出一幅年年相约荔枝红的岭南风情。
作者简介
湛汝松,《新塘文艺》创始人之一,长期坚持业余文学创作,曾在《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增城日报》《广东文艺》《广州文艺》《粵海散文》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民间文学等作品多篇。
湛汝松的不少作品被选入大型文学作品集,部分民间文学作品被国外刊物转载,主编有诗集《龙田放歌》《新塘民间故事选》,出版有散文集《品味新塘》《荔乡拾贝》,作品以浓厚的乡土特色见长,作品曾获“广东省第四届民间文艺著作奖”“中国当代散文奖”等奖项。现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增城市作家。
精彩欣赏
荔枝红了。
到增城品荔的人总是络绎不绝。罗浮山上一位道长说,蝉鸣荔熟季节,增城诱惑人之处除了百食不厌的荔枝外,还有造福人间的何仙姑的仙气。
荔枝红了。
漫山遍野,集市长街,如串串灯笼,若道道霞光。荔枝不仅是增城得天独厚的天生尤物,而且是荔乡人好客友善、向往美好的象征。
“年年相约荔枝红。”每年春天过后,我都在等待,等待家乡荔枝红,等待远方来品荔的朋友。
——《荔枝红了》
煮蚬,就是把作为原材料的生蚬加工成产品蚬肉的过程。沿江的蚬寮,就是一个个加工场。男人要开船捞蚬,煮蚬的任务就落在女人身上。黎明时分,她们就在水中把蚬抬到蚬寮里,在蚬灶前拉风箱,掌灶火,将蚬煮熟,又用蚬篓扬搂把蚬肉从蚬壳里分离出来,最后还要用蚬筛在河水里把蚬肉洗干净。冬天,天寒水冷,她们仍要卷起裤管光着脚在水里干活;夏天,从灶里飘出来的烈焰,从锅里升上来的蒸汽,使整个蚬寮热浪迫人。尽管她们都只穿薄衣短裤,但也大汗淋漓,全身湿透。她们工作节奏一定要快。因为天一亮,她们就必须把蚬肉拿到墟场集市去卖了。
潮退潮涨,日出日落。除了刮风下大雨,除了洪水泛滥成灾,乡亲们都日复一日地耕耘在江河上。有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一碗饭,一碗汤,有女长大嫁读岗……”民谣就是对乡亲们的辛勤劳动的回报。
我家没有蚬船,也没有人去捞蚬,但蚬却成了我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童年、故乡与蚬》
增城是乌榄之乡,只要有山岭的地方,几乎都有或大或小的橄榄林。
我们村在东江岸边,山岭不多,果木也很少。但童年时沿着村边那条碧水莹莹的河涌溯流一两公里,再穿过一段田间小路,也有一片茂密的橄榄林。橄榄林里,有树干高而直的青橄榄,它果实细小,颜色青绿,人称白榄,有树干矮而粗的黑橄榄,它果实粗大,颜色黑中带蓝,这就是本文要说的乌榄了。
夏末秋初,是乌榄成熟的季节。橄榄林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幽香。枝繁叶茂的橄榄树,一棵连一棵,就像一把把因年深岁久有了不少破孔而紧靠在一起的绿色大伞,遮掩着整片林地的天空。阳光透过小孔,变成无数圆圆的光圈,梦幻般洒落在地上;挂满枝头的乌榄,在幻彩中仿如一串串晶莹的黑蓝宝石,若明若暗地透发着诱人的亮光。
——《乌榄留香》
炎方六出尽成花。
海冻珊瑚万里沙,
从《荔枝红了》这本散文集中,我们看到一篇篇优秀美文,看到作者用他美妙的文字勾画出祖国、家乡的美丽风貌,激发人们更加热爱我们的伟大的祖国。
文学给人以美的启迪,优秀的作品总会温暖人、鼓舞人。读过这本散文集,一幅幅祖国、家乡的秀丽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们得到美的熏陶,让大家都成为美的传播者,成为歌颂祖国和家乡的赞美者,为伟大的中国梦增添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