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道传承了千年的岭南味道“苹婆果焖鸡”,苹婆果味道如栗子般甜糯甘香,混合鸡肉的鲜香爽滑,让人垂涎欲滴。苹婆是一种著名的岭南本土植物,它的果要到夏末秋初才能享用。咱们先从美貌的花儿开始,憧憬丰收的希望吧。
暮春时节,苹婆一串串细碎的小花挂在枝繁叶茂的树梢,蔚为壮观。苹婆形似圆锥的花序上着生数朵小花,雌雄同株异花。花梗远比花长,花萼钟状,5裂片在顶端含蓄地合上,花萼初时乳白色,后转为淡红色,形若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小灯笼,精致典雅。
苹婆为锦葵科苹婆属常绿乔木,其树冠浓密,枝叶茂盛。我初来广州上学的时候,看到有人采摘苹婆叶子,心想“叶子太密了,是应该要疏一疏,管理真精细啊”,直到吃上了苹婆糍粑,这才恍然大悟。苹婆叶大光洁,两广民俗中用其包粽子、做糍粑等小吃,食物裹挟着树叶的清香。
苹婆花期一过,树上便长出放射状排列的蓇葖果,成熟时,红色天鹅绒般的果荚绽开,露出泛着油光的饱满“黑眼珠”,外观如同狭长的眼睛,因而得名“凤眼果”。
既然凤眼果的名称有了来历,那苹婆又怎讲?《岭南杂记》中对苹婆果实作了精彩的描写,“其皮有数层,层层剥之,始见肉,彼人詈厚颜者,曰频婆脸。”苹婆又名频婆,苹婆果确实“脸皮比较厚”,又名九层皮。要想吃上美味的苹婆果,得先剥去红色的硬壳,再剥去层层的种皮,种仁才是可食用部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美好的东西总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
民间认为苹婆是寓意美好的风景树,人们常常把它种植在房前屋后。以前我就曾听老一辈人津津有味谈论童年采摘苹婆的无限乐趣。现在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苹婆果渐渐被遗忘。
苹婆不仅是美食,也承载了岭南民间对其的独特理解和文化传统。苹婆果是“七夕节”必不可少的供品,旧时姑娘们都用苹婆果供奉七仙女,乞求心灵手巧、生活幸福美满。宋人刘克庄曾诗咏七夕节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
(李文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